【本報訊】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,銀行應該考慮加強保障存戶私隱,例如改用「opt-in」政策,即是要先行得到客戶的同意,才可把他的手機號碼連結其銀行戶口。
方保僑解釋,假若電話促銷員或是騙徒利用相關轉賬系統的便利,得到銀行戶口持有人的姓氏及部份名字,在「cold call」或致電事主行騙時稱呼其姓名,有可能會令事主減低戒心,增加成功促銷甚至行騙的風險。
議員促檢視潛在風險
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表示,過去亦有人質疑由櫃員機轉賬期間,顯示收款人的姓氏及名字的首字母,涉及私隱問題,而現時手機號碼比戶口號碼更容易獲取,亦不排除有人藉快速支付系統亂撞手機號碼,以取得機主姓氏,利用該等私人資料作不法用途。但莫認為沒可能「斬腳趾避沙蟲」,禁止所有快速支付系統,有關方面應檢視系統有否潛在風險,想辦法解決保安及私隱問題。他提醒巿民應保持警覺,尤其形形色色騙案時有發生,即使來電者說得出機主姓名亦不足信。